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六四

事实已经证明,中共对港人真的很不熟,很不了解他们,完全低估了港人的勇气。为了悼念莫名死去的周同学,十万港人集会,点燃愤怒的烛火,这表明港人完全没有被吓倒。中共对港人的勇气的低估,完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他们习惯了用暴力打压来维持统治,这一次,算是踢到了铁板。
在监狱服刑的7年中,陈子明转来的300美元是唯一的一笔救助款,使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暖,这股暖流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果没有陈子明,我当年死在监狱里或许都没人知道——尽管那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因此我感谢子明兄!
“我们自己的子弟”里最后轮到习近平,他虽并非薄二哥骂的“刘阿斗”,却是一个心理上戟伤颇重的主儿,落了心病的人当皇帝,实非民族之幸。一幅张牙舞爪的国际牛二嘴脸,令海内外皆倒吸一口凉气,人们惊觉这就是当年的“重庆模式”,一个没有薄熙来的“红二代”政权,也是中共试图锁死中国的未来模式。
中共接受“六四”教训不出兵,以警代兵,港警队伍中混有中国警察已是不争的事实,粤港澳警已是一个系统,指挥权早已在中共的手里。三个多月来警察的暴力在不断地提升。抗争者血泊街头的画面惨不忍睹。虽然解放军没有进港,虽然坦克没有上街,虽然没有机枪扫射,但它正在超越“六四”。
香港问题的实质上是专制与民主之间的对立。要想官民和解、良性互动,北京需以民主方式对待香港人民。在任何社会,当官民出现冲突时,民众走上街头的前提,大都是因为解决冲突的体制内途径失效。在香港,体制内的参与水平的迅速下降和参与权利的急遽萎缩,必然导致体制外抗争的渐次增加和日益高涨。
赵紫阳晚年的转变使他完成了思想与精神的升华,却不枉一生。而国内和国外、活着和死去的人,凡曾经跟随赵紫阳为中国的改革大业奋斗者,凡支持八九民运反对六四屠杀者,而后又因赵紫阳而经受迫害打击,以致流亡海外、与中共决裂者,也和赵紫阳一样,不枉一生。
赵传,是一部人格化的当代中国史,是反省之书。它详述若干令人扼腕的史实,如:邓胡矛盾;胡赵矛盾;邓赵矛盾;经济改革派的内斗;体制外激进派对体制内外温和派的抵制;体制内外温和派的散乱、无法整合;赵的策略失误。作者直面历史,以中肯的态度冷静记录,留下血的教训。
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家一旦失势,便堕入弱势,被剥夺自由,被泼脏水,成为任意宰割的羔羊。然而,赵是一位有历史感的政治家。赵跟家里人说,他就是要每年写信,给后人留下失去自由、努力抗争的历史纪录。
美中贸易战、香港反送中、经济三个问题不能解决,习近平就面临下台的压力,因为证明他的无能。大权集一身而无力解决,自然全由他负责。本来一年前召开的四中全会被习近平推迟一年,到现在定于十月而无具体日期,可见他的困境。
赵紫阳搞政治改革是有理念的。这个理念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要把中国变成一个民主与法治的国家。紫阳不只一次地对我说,“中国不转向民主政治,是违背世界潮流的,是违背人心的”;“民主的旗帜,我们党不去高举,就会被别人夺去”;“我们迟早要走这一条路,我们与其被动地走,不如自觉地走”。

页面

订阅 六四
错误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错误

网站遇到了不可预知的错误。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