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思想争鸣

牢狱生涯否定了我过去一切文学。无论是流浪也罢,垮掉一代的嚎叫也罢,所谓个人性的反抗也罢,那种先锋文学,那种现实主义也罢,都是和监狱至少是不合适的。监狱差不多对于我看来,就是培养一个作家的一个学校,在中国没有坐过牢的话不可能成为一个很棒的作家。
一战的德国意义,说到底,还是值得总结的。开掉了俾斯麦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一个志大才疏的狂妄之徒,公然向老大英国挑战。战后,德国没有吸取教训,整个民族精英,都在屈辱中幻想着复仇,一旦一个疯狂的救世主冒出来,就被他驱使着走了,从而让德意志民族,遭受了几乎灭顶之灾。
“哪有先生不说话”,这句话令人感动,感伤,也令人振奋。像许先生这样的敢于说话的人,在今天的中国还是很少,但是反抗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有这样的少数的存在,自由的火种就存在;只要火种还存在,星火燎原的可能性就存在。
中共以文化艺术交流之名对西方行意识形态渗透侵略之实,澳洲首当其冲受害最深。在悉尼与墨尔本上演鼓吹暴力歌颂“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土匪杀人犯贺龙的《洪湖赤卫队》。这次,他们来墨尔本也挨了打,“多行不义必自毙”,它正在自掘坟墓。感谢每个人的奉献,“红狼”胆敢再闯澳洲家园,我们下次再见。
值此八面来风时节,欲令天下无声,惟剩诺诺,何其愚妄,何其滑稽。毕竟,身役教书匠,如八十多年前适之先生所言:“哪有先生不说话?!”而说话就得让人听见,才能构成对话与交谈,让我们摆脱孤立的私性状态,获得公共存在,保持人性。
中国文化的盛装舞步下,其实底蕴是江湖文化和痞子文化。个个都是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上下齐打小算盘,算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中国精英大举溃逃,本质上是既得利益者们对文化和体制的集体排异,这的确是一场可以撼动国本的危机,这场危机的根本所在是:人财两空!
中共正把“冷战”演变成一种被称为“软实力”的隐形新“冷战”﹐其貌似无害实用心险恶。美国与美国的媒体必须坚守原则﹐坚守普世价值﹐高度警惕这种新型战争,必须保持自由的声音,继续对中共独裁政权施加压力﹐支持中国人民的民主运动。其最终也正是为了每一个美国人,为了我们执爱的美利坚的未来,以及全世界的自由与和平。
大凡暴君、昏君皆迷恋“定于一尊”。因其“暴”故须“一尊”的权威来震慑异议者的反抗;志大才疏者、不学无术者才须要躲在“定于一尊”的外壳里来掩饰内心的虚弱和自卑。真正的雄才大略者是不需要刻意强调“定于一尊”的,更不需要强迫别人接受其“定于一尊”的权威来唬人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展望论坛的讲稿) 只有上帝才能预知未来——西谚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他说,“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胡锦涛 中国的转型政治将在未来十年内拉开序幕,剧本尚未写就,也永远无法写就,孙黄未竟事业,端赖诸君身上。 一,知几知彰 社会是相当复杂的,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人能够观察到一些迹象,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君子见几而作,不终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1867年,曾国藩和其幕僚赵烈文谈当时的清政权是,赵烈文认为清政府如抽心一烂,土崩瓦解,必不出50年,且不能偏安江南。事实上,固然不出50年。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
日本和中国的比较说明,要获得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在考试未及格前,一个坏学生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这种短期的成功,可能又是“对后起者的诅咒”。它可能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改革,产生很高的长期代价。

页面

订阅 思想争鸣
错误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错误

网站遇到了不可预知的错误。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