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思想争鸣

读书人虽然也是人,但由于他们读书明理,掌握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资源,所以,一般来说,代表着民族的良心。如果他们也全部屈服于皇权之下,不得不为皇帝唱赞歌,那么这个民族的良心就基本上泯灭了,整个民族都会变成一群奴隶。这就是中国奴性社会一直茁壮成长的秘密。
过去30多年来,美国和中国此消彼长的严重变化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全球化起源于美国,但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为什么?因为中国有效的权威主义提供了一个比美国民主制更有利于资本追逐超额利润所需要的环境。
转型的艰难在于专制的野蛮,野蛮的无底线让人人都有恐惧感,这很正常。但有一点我们笃信,当人人都心生恐惧时,制造恐惧的他们将比人人更恐惧。我们可以前赴后继在恐惧中输给他们千万次,但他们只能在万千恐惧中等待我们赢一次。
我必须强调,自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心灵不自由的时候,行动不可能自由;当言论不自由的时候,思想不可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创造。因此,推动和捍卫自由,是每一个关心神州命运的人的责任,更是每个北大人的使命!不捍卫自由,就配不上“北大人”的称号!
把习近平的名字进党章是这个党的传统。这无疑是一种造神运动,却是这个党1945年以来的特色。我不知道十九大会不会改掉这个传统。如果改,我认为是进步,是告别蒙昧;要是不改,那就是它将继续坚持造神的初心。
社会不会不变,当权力内部不再变革,就免不了来自权力之外的突变。民变四起的局面目前正在形成,经济危机引发全局动荡某天会不期而至。那时因为现代社会之连锁紧密,在权力真空中滑向同归于尽的速度可能远超现在想象。未来中国可谓步步惊心。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围绕一九八九年天安门运动所展开的政治图景,凸现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问题︰一个是国家权力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宪章制度作为基本规则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敌人的敌人未必就是朋友,特定专制的反对者未必是自由的朋友。反路易十六的罗伯斯庇尔不是,反沙皇统治的列宁不是,反巴列维王朝的霍梅尼不是,反伊拉克王朝甚至取名“起来抗争的人”的萨达姆也不是。曾经自命反一党专制的窑洞党,当然更不是。
党国体制下,“人民”这称号不过徒有其虚名,党民身份才是中国人真实的处境。旧社会不管有多少缺陷,那时的国民仍享有私有财产权和迁徙的自由。新社会做了党民,连这两项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都被剥夺殆尽。
“大东亚共荣圈”与“一带一路”大部重合,不同的是“一带一路”以中国为核心。“大东亚共荣圈”因日本战败而告终,那么“一带一路”的前景何在呢?

页面

订阅 思想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