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China Rights Forum

第一部分 主题:讨论会简介、中国的政治周期 发言者:迈克·波斯纳、傅华伶 视频: http://youtu.be/U0UacoocPsQ
严正学:《拒绝遗忘,为中华民族灵魂铸像》 画家胡杰曾居圆明园画家村,后来他拍摄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之后,我曾在宋庄画友的一次聚会上,观看了这部录像,为之震撼。 More »
政治学者黎安友畅谈了他对中国与国际人权体系的交往、中美之间围绕价值观的争论,以及中国一直存在的人权问题对全球安全的影响等议题的思考和见解。
概要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媒体、政府及专家学者一直在观察和研究中国在国际贸易、政治和安全领域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权 近来在与其它非政府组织的交往中,了解到他们对中国影响力所提出的强有力的、时而富有挑战性的观点,为此决定做一个非正式的调查,以更好地了解民间社会对中国多元化的国际角色的看法。 由于我们收集的数据有限,我们深知调查结果不应该被夸大。我们在此选摘的只是初步的但却很有见解的结论,以期能推动将来更深入的讨论。总体来说,此次调查反映了对中国影响力的多元看法,这与我们平时在对外接触和合作中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一致,即中国在国际上的存在和影响正在显现出来,但还不能为人们所充分了解认识,...
在《一面之词》里,我写过这样两句话: “信主的人是幸运的, 幸运的人无须信主。” 程翔的经历正好是一个例证。 程翔本来是唯物论者、无神论者。早年,程翔就读于教会学校,但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基督徒。程翔不信主,但照样活得很积极、很正派、很理想主义。2005年4月,程翔被中共当局诱捕于深圳,后以莫须有的“间谍罪”判处5年徒刑。在囚禁中,程翔精神一度濒于崩溃,他原有的精神资源不足以支撑,其后通过《易经》卜卦和阅读佛、道、儒三家学说而走出低谷,但仍不能消除心中的戚戚然之感。最后,通过重读《圣经》,触动灵魂,感极而泣,于是皈依基督,由此解除心结,放下仇恨,恢复自信,化消极为积极,...
过去30年来,中国凭借其不断提升的经济与政治实力而崛起,并且雄心勃勃地推行软实力战略,加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所有这一切,使得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急剧扩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廉价商品和巨额投资几乎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除了国际商贸外,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如安全、军事、科技、文化和学术交流等。除了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中国还批准了几乎所有主要的国际人权条约,并在这一领域中日趋活跃,试图影响国际人权的实施和政策辩论。 许多发展中国家因受惠于中国广泛的发展及援助项目而信奉所谓“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即开放经济、管控政治。但是,...
胡平年轻时代的痛苦经历,包括他做中学生以及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是作为这本书的背景出现的,对这些经历他只明确提到过一次,他说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直是“官方意识形态的虔诚信徒”。 但是,在整本书里非常明确的是,他与他自己时代以及前代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共同经历了持久、痛苦的经验,即改造自己、努力相信党是正确的;而回顾持续了很长时期的这种自我斗争也许甚至是更加痛苦的。现在,党已经放弃了旧时的信仰,胡平和其他有思想的中国人继续努力探索着这个问题:究竟什么使得如此众多知识分子完全接受一个虚假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可能。 胡平用“思想改造运动”作为他的书名,...
画家胡杰曾居圆明园画家村,后来他拍摄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之后,我曾在宋庄画友的一次聚会上,观看了这部录像,为之震撼。 林昭、张志新都曾是共产党追随者,但她们直面现实,痛苦反思,并发出质疑,对之反叛,发出正义的呼喊,并最终为真理殉道。 为了纪念两位先烈,拒绝遗忘,我们萌发了为中华民族的灵魂铸像的构想。 1993年,我发起《行为艺术——状告北京市公安局侵犯人权》,为此我被逮捕(判刑)強劳,其间被关橡皮牢房、小号,并曾遭六根电警棍同时电击三小时的酷刑……我在狱中创作了100多幅巨幅丙稀水墨作品,并写下45万字的狱中纪实《阴阳陌路》,其中部分作品后来收录到我的《铁玫瑰的中国记忆》画册中。...
上世纪90年代之前,非洲人与中国人之间几乎不存在文化互动。那时对一般非洲人来说,中国是遥远的神秘国度,那里的人个小、吊眼,长得一个模样,很难将他们区别开! 我是从1980年代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那时,我住在肯尼亚西部,还是个孩子。在那里,著名的李小龙和成龙是功夫片的代名词,他们的电影是观察中国文化、价值和传统的唯一窗口。作为一个小孩子,我非常喜爱这些电影,以为所有中国人都是功夫斗士,寻求对每一个轻微伤害他们的人进行报复。“你杀了我爸,我要杀了你!”这是我们在孩提时代看过的多数中国电影中难忘的台词。 我想成为非洲的成龙。为此,我加入了武术班,快速学会的所有功夫都是我的非洲教练教我的,...
这次圆桌讨论会是 纽约大学法学院 和 中国人权 为庆祝罗伯特•伯恩斯坦国际人权奖而举办的“变革前夕:中国与国际人权”项目的一部分。伯恩斯坦国际人权奖于2006年设立,每年资助一位纽约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作为法律干事在 中国人权 从事一年的全职工作——在包括反恐、人权与商业、言论自由和人权个案等政策议题上从事实际工作。该奖项是为了向人权领域的前辈、 中国人权 荣誉退休主席罗伯特·伯恩斯坦表达敬意而设立的。 四位著名的人权与法律专家阐述了他们的独到见解,他们是:前美国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局助理国务卿,现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商业与社会学教授迈克•波斯纳 (Michael H. Posner)(...

页面

订阅 China Right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