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薄熙来下台后的隐忧——十八大前中国政局观察(六)

2012年03月16日

“两会”刚刚结束,北京政坛就传出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的消息。尽管官方报道的用词很谨慎,用的是“不再兼任”,而不是“撤职”,而且还称为“同志”,但可以说薄已经出局,那个空头政治局委员的顶戴何时被摘除,恐怕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曾几何时,薄权倾一方,炙手可热,现在却落得有家归不得的境地,被留在北京监视居住,成为刑诉法第73条的头一个牺牲品,这不能不让人感叹历史的捉弄。

胡温对薄熙来亮剑,从日前温家宝在“两会”记者会上的说法已可看出端倪。他在回答王立军事件时,专门讲了一段话,提到否定文革的历史决议和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隐指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另搞一套。对党的高级干部来说,这是很重的罪名。本来,如何处理薄熙来十分棘手,因为牵动十八大人事格局中太子党与团派的平衡,而且薄是国内左派势力拥戴的领袖,挟持民意,处理不好会自乱阵脚。但薄熙来在“两会”的高调表演,在北京上层频繁走动, 竭力影响中央对王立军事件的处理,最终逼迫胡温出手。

薄熙来的出局,结束了近年来“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的争论。中国现行的党国体制是邓头毛身的金字塔结构,上面是主导官方意识形态的邓小平“两手硬”治国方略,下面则是毛泽东建立的一党体制。多年来,邓的跛脚鸭式改革,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严重不公。“广东模式”说到底是延续邓的治国思路, 而“重庆模式”则对此有所纠偏,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权贵集团凭借手中的权力,在邓式改革中获得巨大好处,他们既拒绝任何进一步的改革,同时也不想倒退回毛时代,只想保住眼前的既得利益。因此,他们感受到薄熙来及左派势力对他们的威胁。这些年来,当局完全被这个庞大的权贵集团所绑架,动弹不得,拿不出任何改革的举措。

至于薄熙来的下台对今后中国政局走向的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很乐观。虽然这使得当局在“六四”镇压后恪守的“斗而不破”的局面开始破局,但令人担忧的是,有可能重新回到死水一潭的局面。这一点,从近来胡温的处理手法就可看出。当局左右开弓,为现行政策保驾护航:一面用左手挥舞刑诉法第73条大棍,威慑打压民众要求民主自由的声音;一面用右手堵死文革复辟之路,还强行关闭国内左派网站,以免他们利用占据意识形态上的制高点来挑战当局。这种左右开弓的做法,用胡锦涛本人的话来说是“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所谓“中国特色”的道路,说白了就是按照既定方针保持现状,维护权贵集团的利益。这是当前最大的隐忧。

错误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错误

网站遇到了不可预知的错误。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