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文集》,刘晓波著
刘霞、胡平、廖天琪选编
(2010年12月10日)
中文精装,296页
新世纪出版及传媒有限公司国际标准书号:978-988-19430-4-0
摘自《导言》:
为了便於一般读者领略刘晓波思想之精要,独立中文笔会的几位同仁商议,决定选编一部刘晓波文集。
综观刘晓波多年的时评,我们可以发现他对时局的判断不但很敏锐,而且很清醒。他密切追踪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民间力量的成长和公共空间的拓展都有很深刻的观察与阐述。
刘晓波赞成经济改革,但是他不认为经济改革会自动地引起政治改革。他坚持经济改革必须和政治改革同步进行,否则流弊无穷。
—胡平
刘晓波著(2010年12月10日,新版)
中文精装,362页
劳改基金会出版社出版
国际标准书号:978-1-931550-10-9
出版者的话:
本书全面探讨了有关中国政治改革的有利条件:民权与官权的相对涨落,产权的 改革,人权意识的觉醒,及工潮、基层民主自治、民间网络言论维权、新闻改革的民间动力和体制内异见的崛起。作者系统地论述了各方面的发展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关系。刘晓波认为:1848年至1949年,中国经历了整整百年的现代化努力,经历曲折、教训多多,但最终还是误入歧途,且是误入了最大的歧途──选择了苏联模式的共产极权。随着毛泽东的自然死亡,中国又重新开始了又一次现代化努力: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共,一直仍奉行着邓小平开创的跛足改革。到本世纪初的中国现代化,虽不能说已经进入了正途,然而,中国所处的内外环境,确达到百年未遇之良机,国际大势的明朗和国内民间的觉醒,正在共同推动着歧途知返的进 程。作者呼吁国内外自由知识分子,以非暴力方式,渐进式地扩张具有中国特色的灰色自由空间,与体制内异见人士同步共进地削弱不利於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元化统治。